走出中军帅帐,赵莽深深吸口气,胸膛憋闷感才稍微缓解。

他的建议得不到童贯重视,反而触怒霉头,被赶了出来。

心中难免涌起阵阵失落、郁闷。

放眼偌大营地,各军辎重兵已开始生火做饭,炊烟随风飘散。

兵士们操着浓重西北口音大声说笑,只在靠近中军帅帐时,才会收敛几分。

几支巡营兵随走随停,和相熟之人嬉笑打闹。

整座大营,没有半点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

兵士们嬉笑怒骂,丝毫没有身处河北前线的自觉。???

赵莽知道,这其实不怪他们。

愚蠢无知的,也不是他们。

而是方才坐在帅帐里,侃侃而谈的各军将领们。

是定下三条妙计的赵官家!

这明明是一场随时有可能爆发的灭国之战!

吊诡的是,这场大战,得不到大宋朝高级将帅们应有的重视。

他们只知道,辽国五京只剩其二。

只知道,大辽天祚帝已逃往夹山,留在燕京的,只是一帮残兵败将。

连新皇帝,也是上个月迫不得已之下匆匆登台。

大辽衰落至此,哪还有一战之力?

赵官家说得对,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上之策。

今日大宋使臣赶赴燕京,想必三五日后,就会传来大辽投降、称臣的消息。

天锡帝脑子被驴踢了,才会选择与大宋顽抗。

宋军十五万西军,二十几万民夫,拢共号称五十万大军,苟延残喘的辽国燕京,拿什么来对抗?

一人吐口唾沫,都能淹死契丹人。

这是赵官家,坐在东京宫城内廷里,和王黼、李邦彦、张邦昌等人商量出来的结论。

赵官家煞有介事地总结为三条锦囊妙计,传授给童贯。

童贯又传授给帅帐在座将领。

将领们散帐回去一说,又传授给底下的兵士们。

于是,这份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彻底传播开。

每一个兵卒、队官、将校,都开始相信,辽国会不战而降,燕京会回到大宋怀抱。

于是,将领们准备赴今晚中军帅帐酒宴。

兵士们准备饱餐一顿,美美睡一觉。

大营气氛轻松、欢愉,赵莽却觉得喘不过气。

仿佛有只无形手掌,扼住他的咽喉。

赵莽吐出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莽在北宋末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贼秃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贼秃秃并收藏莽在北宋末年最新章节外传之帝国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