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塘镇通往余杭县城的土路上,赵莽埋头赶路。

路边村舍连片,田亩间阡陌交错,鸡鸣犬吠声偶有响起。

丁壮们大多随赵陀赶往鹅头山,还有些正在田地里忙活,留在家中的都是些老弱妇孺。

不时有蹲在自家土院门口的老倌,热情地朝赵莽吆喝,想叫他到家里喝口水,唠两句,赵莽干笑着摆摆手,忙不迭溜走。

也有河边草地放羊的小孩“莽哥儿!莽哥儿!”地大声叫唤,想叫他过去一块玩耍。

更有水田里拾掇禾苗的农妇,似乎经常以逗弄赵莽为乐,站在田里扯着嗓门嚷嚷:“赵大郎!俺家翠娘今年满了十六,和你正好相配,赶紧叫你爹赵保长上门提亲!俺们上你家去也行!”

周围田地里劳作的农妇们一个个笑骂起来。

“呸!你家翠娘黑不溜秋,屁股没二两肉,也敢配赵大郎,不嫌寒碜!”

“论样貌,当然是我家五娘最俊!赵大郎,赶明儿来俺家坐坐!”

“赵大郎,俺家小妹比你大两岁,明儿个就带去你家,请赵保长过过眼!”

“都闭嘴!赵保长早相中王铁山家的四表妹,哪还轮得到你们这帮碎嘴婆娘~”

赵莽被一帮嬉笑无忌的农妇逗得满脸通红,顺着田埂一溜小跑,留下身后一串哄笑声。

走出镇子坝口,回到大路,赵莽才算松口气。

回头看看四面环山的小镇,宦塘河从中穿过,远远望去波光粼粼如一条玉带,河两边是平整广阔的田地,绿油油禾苗连片如毯,长势喜人。

赵莽打心眼里喜欢这处安宁祥和的小镇。

太平盛世年代,在这里做个小地主、乡贤之类的倒也快活。

只可惜,如今的世道,恐怕难有太平。

赵莽摸摸腰间刀把,思绪有些纷乱。

来到大宋短短几日,经历、见识到的事却比他上一辈子加起来还要发人深省。

原来,一个人有罪与否,只在别人张口之间。

一群女人的生死命运,由一张轻飘飘的奴契决定。

一个小小巡检司寨都头,就能毁灭一户传承百年的一县大族。

钱氏是一等户,本县首屈一指的富户,可钱氏已经几十年没有出过举人,连考上州学的都寥寥无几。

钱氏在州府的关系,仅仅是那个买度牒做了假道士的表姑父。

对于草泽百姓而言,钱氏无疑是庞然大物。

对于稍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莽在北宋末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贼秃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贼秃秃并收藏莽在北宋末年最新章节外传之帝国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