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毛求疵:不要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

不要抓住他人的错误或缺点不放,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样不仅会减少矛盾,也会提升自己的善良品质。一个能够开创一番事业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人要成大事,就一定要有开阔的胸怀,只有养成了坦然面对、包容一切人和事的习惯,才会在将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与辉煌。

人至察则无徒

曾任齐国宰相的宁戚是楚国人,在还没走运之前,有一天,在齐国境内放牛,他一边放牛,一边放声高歌,一副潇洒自得的样子。

这个时候,齐桓公刚好路过,看到这种光景,非常惊讶,直觉得宁戚是一个不凡的人物,所以就准备请他来当官。

对于齐桓公这番“一见钟情”,便想将一位陌生的无名小子,授以名位的作法,左右大臣们当然觉得未免太荒唐!于是,就有人向齐桓公建议说:“就这样子吧!楚国距离齐国也不算太远,何妨先派个人前去查访,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何方神圣,具有什么能耐,再来做决定也不晚。”

齐桓公回答得倒很新鲜,他说:“派个人去调查当然很容易,但是通常调查回来,他的毛病、缺失以及种种不利于他的看法,也一定会跟着被带回来。这些负面的评论,当然会影响我们的做法,让我们产生犹豫,不敢做下决定,甚至因此舍弃他。这样谨慎的做法,就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我们会常常漏失好人才的原因了!”

这在当天晚上,也不管别人怎么想,齐桓公硬是派人提着灯笼,很快地便把宁戚迎回来,并且立刻将他奉为上卿!

宁戚就任之后,协助宰相管仲处理农政事务,一直深获倚重赞赏。管仲去世后,宁戚更接任他的宰相职位。看来齐桓公并没有看错人!

齐桓公这种“看得太细,就容易嫌弃”的纳才哲学,可以说是相当另类,比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态度,实在是更为精锐、劲爆。不要说几千年前,即使是管理哲学、经验相当发达的今天,仍然令人惊艳!

细心、谨慎,不折不扣是一种好习惯,目的当然是求好心切,避免缺失,求周全,避免挂一漏万。

不过,如果无限上纲地紧抱着放大镜的话,恐怕就难免见树不见林,反而让小缺点掩盖了整体的优点,让无关紧要的焦点占据了心眼。如此因小失大,以偏概全,当然可惜。至于,吹毛求疵,那就更等而下之了。

真理如此,人呢?再优秀的人,是不是同样也经不起一再的考验、质疑?齐桓公的用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哈佛成长课:杰出青少年要克服的54个人性弱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牧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牧之并收藏哈佛成长课:杰出青少年要克服的54个人性弱点最新章节第六辑 打破禁锢头脑的枷锁 创造天才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