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变革——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革命”一词是用来形容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经济思想对西方经济理论与政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其标志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一书,它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凯恩斯是20世纪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之一。在凯恩斯《通论》出版之前,几乎所有的古典经济学家都信奉“供给能创造出自己的需求”的萨伊定律,否认存在普遍意义上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对古典经济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传统经济理论陷入困境。凯恩斯摒弃了被古典经济学视为金科玉律的“萨伊定律”,推翻了传统经济学关于宏观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就业量必然是充分就业的教义,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由于凯恩斯经济学说在假设前提、理论结构和政策主张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有着重大的区别,为现代宏观经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促进西方战后经济复苏和发展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把凯恩斯经济学说的产生比喻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革命理论包括以下内容。

1.有效需求理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又是“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偏好”三个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非自愿失业是个长期存在的现象,而且单纯依靠市场手段难以彻底将其消灭。只有在国家积极干预的条件下,通过刺激有效需求,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2.均衡分析方法。有效需求决定总产量与总就业量,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关系来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他宏观经济问题,为现代宏观经济学提供了基本分析方法。

3.货币理论体系。通过“流动偏好”分析,把传统的价值论问题从单纯的实际变量的决定,转向货币对利率、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从而把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经济理论体系。

4.国家经济干预政策。反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自由放任政策,论证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提出了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的需求管理政策,确立了充分就业宏观调控目标,制定了系统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

凯恩斯革命理论是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理论体系。在假定总供给(资本、技术、资源等)既定的前提下,重点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斯凯恩, 韩晓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斯凯恩, 韩晓龙并收藏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最新章节第11章 大数据时代下的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