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趁着阳光还不炽烈,一群人背着背篓在地里掰玉米,不远的大坝上停着一辆收玉米的马车,将收购上来的玉米运往县城,或是其它州贩卖。

几个半大的孩子啃着玉米杆子,在大坝上嬉戏。

玉米杆子有甜味,又有水分是简化版的甘蔗,很多家庭买不起水果,这时遍地都是的玉米杆就成了孩子们的零食。

今年的玉米杆子水分很多,特别甜,没有以前吃得那种类似于糖精的苦味,孩子们都快吃上瘾了。

“三百斤,正好六钱银子。”过完称,小贩将一个五钱的碎银和一百枚铜钱交到唐老五手上。

唐老五拿了钱,放进嘴里咬了一口。

是银子没错了!

唐老五开心地将银子贴身放好,锦王妃推广新玉米的时候,许多人是抗拒的,因为新玉米种子要花钱买,种子并不贵,一分地的种子才几文钱,可是不少人家里留了老种,并不想再花钱买新种。

唐老五父母早亡,家里只有两亩薄田,日子过得相当穷困,已经二十多岁了,还没有娶亲,是村里有名的老光棍,这次推广新种,他咬牙借了几百文,两亩薄田一亩种了新玉米,一亩种了新水稻。

他的地不肥,往年种玉米能亩产六百斤就不错了,今年有一千四百斤,足足多了八百斤!

如此恐怖的产量唐老五以前做梦也不敢想,那些肥田只怕快接近两千斤了!

新种种出的玉米又甜又糯香,不管是白水煮了吃,还是做成玉米馍馍都特别好吃!

锦王妃把新玉米卖到京城,听说,京城已经卖疯了,已经卖到了十文钱一根。不是十文一斤,而是一根!

锦州城卖得便宜一些,收购价两文一斤,唐老五留了几十斤自己吃以外,其余全部卖掉,竟也卖了四五两银子。

那些因为心疼种子钱,而没有种新种的人肠子都悔青了!

他目光热切地望着另外一亩田里被饱满在谷粒压得直不起身的水稻,他初步估算了一下,只怕今年能打八九百斤米!

顾小桑和穆铮沿着湖水泛舟而下,湖边很多农民正收着玉米,大家给新玉米取了个名字,叫“锦玉米”,锦州种出来的玉米。

受种植条件和科技水平制约,锦玉米比商城购买的味道差一些,当相于糯玉米和水果玉米的结合体,但是已经比大齐原来品种好吃太多,连穆铮这种不贪食的人也会忍不住多吃,更别说其他人。

“延廷写信来说,皇兄想在全国推广锦玉米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农门女首富归园小田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长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宫并收藏农门女首富归园小田居最新章节第606章儿女都是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