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不合历来都是地方的一大弊病。~~~~~~.~~

对于文官和武将的要求,也明显是对文官偏袒,因为从来都要求“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命”,可殊不知不要钱容易,不要命可就难了。

对文官的要求最大也不过是舍弃一些钱财,又无什么损伤,可武将如果想要得到同样的口碑,可就要用命去拼了,武将用命换来了江山却要用文官来坐,如此这般武将心中必然有些不服。也难怪中国自古以来文武不合。

现在汉中这种文武不合的情况就很严重。

汉中是当初被姚秦的姚硕德带兵攻下来的,可俗话说,能在马打江山,却不能在马治江山,江山如此,一城一地也是如此。姚硕德深知跟着自己的这些武将厮杀拼命可以,可要是处理内政就远不如文官了。

所以姚硕德也是胡人,也是同样嗜杀,可占领后的城池以后就是自己的地盘了,也不能全都杀光。而且他自己还要继续带兵,总不可能他一直坐守汉中,所以仔细思量后,他还是决定启用汉人。

坦白说,汉人的文化还是让他深深敬佩的。虽然汉人普遍懦弱,不崇尚武力,可如果有了汉人的礼仪教养以及文化,再加自己民族本来就有的骁勇,那天下迟早还不是自己羌族人的天下?

其实不止是姚硕德这般想法,大多数的胡人在建立了中原的政权后,都是这样的想法。

这些胡人大多数开始都是游牧民族,或以劫掠为生,在历史征战亚欧大陆,可却从来居无定所,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他们这些少数民族民风彪悍,勇不畏死。

一直在他们于中原建立政权之前,他们都是在中国西北和欧亚大陆中间的苦寒之地四处流窜,连生存都称为问题,哪里有像汉人这么悠远的文化?

所以自从这些少数民族强占了黄河流域并且建立政权之后,他们就不断的向汉族进行学习,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了汉族文化,经过了很多代的演变,现在甚至连名字也都变成了汉人的名字。

姚硕德这个名字不正是如此么,乃至整个“姚”姓、“慕容”姓,等等等等,皆是如此。

姚硕德虽然嗜杀,可是他还是想要自己的政权稳固的,所以攻下汉中后,考虑汉中地理位置重要,他首先留下了自己麾下一员武将在这里守备,此为武治;同时他又打算在汉中招募了一两名贤能,任为太守,此为文治。

在他看来,文武双管齐下,必能保证汉中无忧。可谁料到,这样汉人与羌人同治汉中,反而形成了一种文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寒门书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我是鸵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是鸵鸟并收藏寒门书生最新章节第175章 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