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烈烈,军旗漫卷。高文刚骑在一匹土库曼军马背上,跟随着一支规模颇为不小的骑兵队伍向前行去。

他们刚刚从哈吉港返回,兴致不错的阿迪勒·格莱大汗甚至在南海运输公司官员的陪同下,参观了一艘1200吨级的大飞剪运输船。这种船是东岸的成熟型号了,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是飞剪船,因为其只是长宽比比一般大一些,并不具备其他特征。这种船跑欧洲的次数不算很多,但一旦出动,基本都是承担比较重要的运输任务,比如运输采购自欧洲的牲畜种马,比如运输一些特殊人才或奥斯曼流亡官员及家属等等。

今天这艘船停靠在克里米亚汗国的哈吉港,一是为了运输部分通过克里米亚汗国采购的草原马匹回去育种,另外也是为了从该国接回一些人员。人员共分两部分,即东岸自己人和克里米亚鞑靼人,东岸人主要是前些年派到克里米亚来指导他们修建鞑靼壕沟防线、调校火炮、建设晒盐场的技术人员(回家时很多人已经拖家带口),而克里米亚鞑靼人嘛,主要是部分前往东岸学习大炮操作、射击及维护保养的军官——鞑靼人不是傻瓜,二十年来多次参与针对俄罗斯人、波兰人、特兰西瓦尼亚人、摩尔达维亚人乃至匈牙利人的战争的他们,对于火枪、大炮这种现代武器的威力那是真的太了解了,因为这是他们的对手的主要作战装备之一。尤其是那些发射爆炸弹和散弹的大炮,是难得的能在空旷的草原上对他们造成杀伤的武器之一,且威力极大,故非常受他们重视。

鞑靼人对大炮的重视体现在他们设立的鞑靼壕沟防线,这条经过多次改造后安装了上百门火炮的坚固防线,几乎成了隔绝克里米亚半岛与黑海北岸的主要障碍。鞑靼人在这里驻扎了他们为数不多的要塞守卫步兵,以及一支由捕获的投诚哥萨克、波兰人组成的炮兵部队,以操作要塞内外的那些大炮。

但在克里米亚汗国,这些人无疑是不甚可靠且不被信任的。因此,阿迪勒大汗在听取了几位议政助手的意见后,确定将向东岸派遣一部分儿郎,系统地学习炮兵理论和技术,打算将这些关键的东西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是,接收他们前往东岸的高文刚却不怎么看好,因为这些人基础全无,想让他们如同西方炮兵军官一样掌握复杂的弹道学知识,那真的是过于难为他们了,因此未来学成什么样还很难说。

当然了,此事也不是没有积极的意义,毕竟克里米亚汗国这种封建与游牧混合的奇怪国家,能够乐意派遣学生前往东岸学习,就已经是一种非常积极的进步了。要不然,他们怎么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孤独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麦客并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章 苍茫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