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技术储备(二)

“陈小毛,又要去上工了啊?”大清早六点半,穿着工作服的陈小毛来到一家小食店面前,老板立刻高兴地打着招呼,同时将几个鳕鱼球从锅里挑出来,稍稍冷了冷后,便用油纸包起来,递到了陈小毛手里。

鳕鱼球是东岸传统食品了,是用东岸近海捕捞的鳕鱼剔骨后剁碎成团,和以面粉油炸而成,有点类似中国的狮子头。而事实上这种食物也正是淮安府移民发明的,他们从狮子头里面找到了灵感,然后利用东岸产量巨大的鳕鱼做出了创新,最终形成油炸鳕鱼球这么一种传统快餐食品,是工人阶级的最爱之一。

陈小毛从兜里摸出几个新版铜钱,塞到旁边的一个钱盒里,犹豫了一下后,又说道:“给我准备一些小羊肋排,老规矩,中午我来店里吃。”

店老板听后立即会意,笑着说道:“好咧。今天你运气好,南锥那边刚运来一批新羊,都是顶呱呱的,很多老伙计抢着要吃。我给你弄点肋排,再加一点腿肉,一会就焖上,中午下工了正好来吃。”

店老板所说的焖罐小羊排是东岸传统名菜了。当然这个“传统”可能还不够长,大概也就二三十年的样子,不过就流行程度而言却非常惊人,已经与土豆炖牛肉、蛤蜊豆腐汤等一样,成了地地道道的本帮名菜。

这种菜据说是一位来自奥斯曼帝国的移民发明了,融合了一些来自中国的元素,最后东西交融,形成了一道深受东岸人民喜爱的菜肴。这道菜说穿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一个大大的盆形陶罐,底部刷一层油,放入切好的小羊肋排、土豆块,以及进口自摩洛哥的迷迭香等香料,然后盖好陶罐盖子,四周用木炭围住,点火焖烧。

焖烧羊肉无疑是非常美味的,这既得益于烹制的过程,也和南锥小山羊鲜嫩的品质有关,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相信随着外来移民的日益增多,各种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最后都被东岸文化吸收入内,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风格。

陈小毛在小食店那里吃完鳕鱼球后,便不再耽搁,大踏步走进了不远处的大鱼河海军造船厂的厂区内虽然已经从首都搬来了青岛港,但据说是传统,船厂前的“大鱼河”字样却始终保留着,一如已经慢慢搬到拉普拉塔河以南的大鱼河纺织厂一样。

“小毛,一会把心送来的铜皮检查一遍,铁岭重工的,看看质量怎么样。”刚来到车间,坐在门口抽烟的组长叫住了陈小毛,吩咐道。

“明白了,组长。”陈小毛答应了一声,然后便朝对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孤独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麦客并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章 苍茫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