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温城的地理位置大致在后世黑龙江齐齐哈尔附近,是满清政府控制黑龙江的重要据点之一,一度还做过省城,重要性可见一斑。

不过在17世纪末的这个时空,北满几乎就要被东岸人全部啃掉,清国没有所谓的黑龙江省,脑温城更不是省城,几乎已经退化成了一个纯粹的军事据点,一方面充当呼伦贝尔草原的防御门户,一方面也是适当牵制一下哈尔滨、模范堡一带的东岸人,使其不得不稍敛贪欲,不再急着南下侵吞吉林各地。不过在东岸人另辟蹊径,从外东北南下插入呼伦贝尔草原,东面的宁古塔陷落、海西女真降服之后,脑温城就已经成了一个扎眼的孤立据点,下场基本已经注定。

脑温城说是一个城,其实不过是一个大点的寨子罢了。在经济与文化都极为落后的北满地区,你想修建一个漂亮的砖石结构的城市,那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也就东岸人比较土豪,同时又享有水上运输的交通便利,烧制砖瓦的成本也极低,这才堪堪沿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河流处修建了一些堡垒、粮站或城市,但规模其实都不算很大,与关内城市是真的没法比的。

脑温城大体上呈一个正方形结构,西临嫩江,东面为面积辽阔的森林和原野,地势平稳,一望无际,纵马驰骋其上,直让人觉得心旷神怡。脑温城的城墙是木质的,外面覆盖了一层厚实的泥土,用来吸收炮弹的动能,同时也有防火的功能。城墙四四方方的,没什么特色,没有增加凸出部,也没有减少窝弹区的折线式城墙,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古代城墙,因此在随队而来东岸炮兵们眼里根本不存在什么挑战随军的炮兵由哈尔滨堡和模范堡抽调,总计4个炮兵连32门各型火炮。

城寨外也没有什么与主城形成交叉火力的堡垒,这让围城大军排兵布阵变得更方便了一些。唯一有些障碍的,大概就是城外地势过于开阔、平坦,利于骑兵驱驰罢了。但这些对于古代中原王朝的军队可能是个麻烦,但对于骑兵数量众多的东岸人而言,根本不是问题!他们此行,可是调集了足足一千名训练有素的骑兵呢!

当然东岸人带来的步兵更多,计有新军第七师的第21步兵团2000人、哈尔滨和模范两地守备队士兵1000人、朝鲜平安道镇兵3600人,这都是步兵,大概有6600人的样子。此外,东岸人还带来了将近500名炮兵、1000名骑兵以及一些斥候、警卫和指挥部勤杂人员,总兵力接近8500人,规模相当之庞大。

而为了筹备如此规模的“会战”在外东北,这样规模的足以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孤独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麦客并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章 苍茫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