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有些阴沉,海燕在低低翱翔,似有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第乌商人”号蒸汽轮船航行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时不时迎头一个大浪打来,溅得满船满甲板都是海水。水手长吹着铜哨,连踢带打地将几个磨磨蹭蹭的水手推到抽水机边,让他们赶紧抽水。船舱里此时堆放着大量来自本土的机械零部件、武器军资、罐头食品、烈酒药物,若是被海水浸泡了,第乌管委会拒收,那他们可就惨了。公司固然要赔一大笔钱,他们个人的奖金福利也要少掉不少,毕竟,这批货可没上保险……

“第乌商人”号是一艘两千吨级的全蒸汽动力船,铁木混合结构,没有风帆,正是如今国营航运企业的新贵:蒸汽轮船。该船隶属于东非运输公司,由新华造船厂建造,服役不过一年时间,新得不能再新了。

新华造船厂本来是没这个实力造蒸汽轮船的。不过在缴纳了一笔不菲的专利授权费用后,大鱼河海军造船厂给他们派来了不少技术骨干,同时帮他们在本土采购了相应的核心部件(如蒸汽机),在新华造船厂成功建造了一艘。

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大鱼河海军造船厂还会帮助新华造船厂生产两艘同样规格的船只。核心零部件已经运抵新华港,新华造船厂只需严格按照图纸建造一个船壳,然后把这些设备一一安装上去并调试妥当。在这三艘船只之外,新华造船厂如果还想建造更多的船只,则每造一艘都需向大鱼河厂支付专利授权费用。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不与大鱼河厂合作,但镇海造船厂、现代造船厂等潜在合作对象同样也会收取专利费,且价格都差不多。没办法,谁叫你是殖民地企业内,即便有本土造船厂持有部分股权,但该给的钱还是得给。

技术落后,本就该如此,么得办法。

与新华造船厂相比,东非运输公司的“血统”就要高贵得多了。经过多年来的股权调整,本土的交通部、工商部、三大造船厂都在里面持有股份,总和加起来已经超过了45%。如果再算上一些来自本土的私人投资者的话,来自本土的资本在东非运输公司里的股份已经超过了60%,是绝对控股。故这家企业的注册地虽然在新华港,但实际上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本土企业。不然的话,你以为凭什么东非运输公司可以在印度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又可以在转口贸易中分得最大一份利益?

根据新华县工商局的内部资料,东非运输公司的经营范围大得吓人。除了正常的航运业务之外,该企业还可以经营机械设备、日用百货、食品药物、五金交电、通讯设备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孤独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麦客并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章 苍茫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