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9年7月3日,雪松堡,晴。

魏承武穿着一双鲸鱼皮做的套鞋,站在满是积水的泥坑里,手拿榔头,在一艘船的外壳上敲敲打打。鲸鱼皮做的鞋就是后,里面垫一点防寒用的物事,穿起来非常保暖。而且即便是在冬季酷寒的天气下,这种鞋不裂、不变形,当真是苦寒之地第一等的制鞋用料。

他们正在修理的船只是海军运输船“白杨”号,一艘排水量500余吨的三桅帆船,是由台湾银行租下来,然后分配给魏承武领导的“北勘察加及阿留申地考察探险队”使用。船上本有30多名海军官兵,如今一同在台湾银行内借调供职。

当然被台湾银行借调来的并不仅有海军。在这支考察队内,同样有来自库页岛、虾夷地各县的预备役守备团士兵三百多人,以及来自满蒙开拓队的蒙古骑兵三百人(去年抵达)。这些士兵,如今都被编成了阿留申地挺进支队,驻守在雪松堡这个苦寒之地。

如今的雪松堡,总计有600名士兵,近百名水手(含海军官兵),150多名矿物学家、动植物学家、医生、兽医、马夫、伙夫、厨师、警卫、台湾银行职员、修理匠人等各类人才,总人数还是相当不少的。

雪松堡在1697年冬季来临前粗粗建了一下,帮助第一批登陆的人员渡过了阿留申地严酷的冬季。而等到1698年夏天,登陆人员用运过来的木料及其他建材,花了整整五个月的时间将其重新修缮了一番,如今已经是一座周长超过五百米的堡垒了。城头上也安装了二十多门火炮,城墙外围也修了一些防御工事,加上刚刚补充的弹药和食品,已经堪称固若金汤当然也仅仅是在这人烟稀少的阿留申地如此了,放在其他地方,这样粗糙、狭小的堡垒未免贻笑大方。

1698年的时候,因为修建堡垒和干船坞(用来给船只过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导致外出探险的人数严重不足,只匆匆阻止了海陆各一次探险。其中陆路探险人数不多,由一名中尉率领,他们沿着堡垒前方的一条河流前进,一边考察,一边绘制地图,采集标本,最后在冬天来临前返回驻地。

海路探险则由魏承武上尉亲自率领。他们操纵着那艘二十马力的全蒸汽钢制快船,沿着海岸线航行,一边测量水深,一边绘制地图。毫无疑问,这是一项艰苦且繁琐的工作,加上他们大量人手被用在了修建堡垒及船坞上,直到冬天来临前仍然没有全部完成工作。因此,到了今年(1699年)夏天,随着另外一艘二十马力钢制快船的抵达,魏承武上尉觉得这事不能再拖延了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孤独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麦客并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章 苍茫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