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9年9月1日,吉文船长等人在郁闷地离开阿巴斯港后,蒸汽动力全开,然后沿着阿拉伯半岛近海一路西行,尽量避开汹涌的洋流以及不利风向,历经千辛万苦后才抵达了红海北端的苏伊士港。

苏伊士港原本仅仅只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小渔村,即便这里是他们红海舰队的基地,但也没能让这个干旱炎热的港口富裕多少。漫天卷起的黄沙、干旱饥渴的大地、黝黑黝黑的牧民以及瘦小肮脏的羊群,这些构成了苏伊士港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景色,也正如湖水马穆鲁克统治埃及大地以来过去的数百年一样(现在奥斯曼人在埃及的统治基础依然是马穆鲁克),没有丝毫的变化。

港口外的景色单调得不像话,除了少许地方能见到一抹绿色以外,大部分地方都是一片荒凉孤寂,看不到任何一丝生气。港口内的情形也差不多,到处是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屋,屋顶、街道、广场,全都是一片灰蒙蒙的模样,让人看了心生厌烦。

“这是一片被人遗忘的角落。”吉文少尉下了船,跟前来检查的奥斯曼官员寒暄一番后,用汉语说出了自己的感叹:“太阳火辣辣地令人难以忍受,空气里也弥漫着一股焦灼炎热的气味。这样的地方很难勾起我来第二次的兴趣,不是吗,埃斯波西托上士?”

“正如您所言,长官,这个鬼地方不讨人喜。”埃斯波西托拿毛巾擦了把汗,皱着眉头说道:“但我们不得不来。而且。我看这个小得可怜的港口内也有不少来自新华夏的船只呢。他们一定是来运人和贸易的。”

埃斯波西托所指的船只此时都正下碇停泊在深水区域内,一共六艘船——四艘新华夏造船厂建造的笛型运输船、两艘海军第二舰队的快速巡航舰(看样子是来护航的)。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从印度洋方面与奥斯曼帝国进行的贸易规模渐渐扩大,但限于苏伊士港的港口条件、埃及稀少的人口和长途运输的高昂费用(需将货物用驼队从苏伊士港运输至亚历山大港或叙利亚地区),这项生意的规模一直很有限。

承担主要贸易职能的东岸共和国新华夏开拓队每年也就派遣个五六艘船只在10月份之前抵达苏伊士港,与奥斯曼人交易完毕后便乘着乍起的北风返回南半球的新华港。所涉及的货物也主要是一些易运输、易销售的棉布、药品、染色皮具、金属器具等商品,而东岸人的进口货物则主要是两种:奴隶(主要是女奴)和牲畜(主要是马匹和骆驼)。

这些生意的规模不大不小。奥斯曼国内的大人物们没兴趣沾手,因此一般是他们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孤独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麦客并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章 苍茫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