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年7月20日,平安县保安乡。一场不期而至的小雪给这个繁荣的边贸城镇带来了一丝喜庆的气氛,今天已经是东岸历新年后的第五天了,一些勤劳的商人早早打开了自己的店内,正式开始做起了生意,这让很多前来贸易的巴西人松了一口大气。上帝,这些异教徒要是再不开门营业的话,他们中的某些人可能就要挨饿了。

现在“山上”(东岸人俗称,其实是高原)的巴西人已经习惯与东岸人进行这种边境贸易了——当然地点严格限制在保安乡境内——他们在山上有四五个城镇,绅士(白人)和混血白人数量超过了一万,此外还有数量更多的瓜拉尼仆役及。这些人里面的白人大部分都是商人或手工业者,专门做东岸的生意。

他们生产缝衣针、纽扣、皮带、别针、鱼钩、铁制烛台、木桶、家具、陶器、木制构件、成衣、眼镜等各种日常生活中要用到的小玩意,然后由商人运输到山下的平安乡出售给东岸人。事实上这些来自葡萄牙、不列颠、意大利和德意志的手工业者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竭力供应着东岸的日常所需——这些都是缺乏人力的东岸所极度短缺的物资。当然他们也从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收益,这从保安乡最繁华的十字大道两侧鳞次栉比的葡萄牙商店就可以看得出来,要知道这些商店的利润都很不错。

早在1648年年初的二月份、三月份,保安乡的月边贸额就已经突破了六千元,后来又一路增长。每月边贸额最高时曾经爬上过两万八千元的高峰。现在虽然有所下滑。但随着东岸人口的增长和市场需求的扩大,这种边贸的额度仍然常年维持在两万元以上。巴西人除了出售手工制品外,时不时地还会携带一些牛皮、山羊皮、兽脂、热带干果、香料、蔗糖、烟丝、羽毛以及茶叶(葡萄牙东印度公司从澳门运来的粗茶,但因为质量差近些年来已经有些滞销)之类的轻便商品过来出售,销量还算不错。

而他们从东岸进口的东西就少了不少,因为山路运输不便,东岸与巴西之间的大宗贸易往往使用海船运输,因此这些陆上边贸购买的多是轻便商品。又或者是山上巴西定居点维持生产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物资,如:小麦(面粉)、棉布、染色皮具、农具、五金工具、药物、肥皂、纯碱、钢条等等。购买的量也不是特别多,总的来说,保安乡的边贸市场大概是东岸共和国对外贸易中唯一出超的地方吧,每年从此地流入巴西的银元几达四万元之多,西北垦殖银行发行的承兑汇票也有五六千元,巴西人赚得盆满钵满。

布兰科.德.索萨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孤独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麦客并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章 苍茫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