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1年12月25日,芒戈基河三角洲。

三艘东非运输公司的船只从苏伊士港开到了新华湾外海的时候,就被一艘由湾内驶出的交通艇截住,然后三艘船只汇合了一艘新近下水的笛型运输船(装载了大量拓荒物资),直接调头驶向了新华夏岛西部的芒戈基河三角洲地带。

东岸的大海船根本不敢靠近珊瑚礁密布的近海,因此,他们在外海碇泊处放下了许多小艇,然后来回驳运,效率低就低点吧,总比船毁人亡要强。这可不是开玩笑,新华夏岛在“古代”(也许要追溯到白纪)很可能是与非洲大陆连在一起的,这从其西海岸(莫桑比克海峡)的海水深度远小于东海岸就能看得出来——海水下面到处是浅滩和珊瑚礁,尤其是科摩罗岛一带,那里可是有科摩罗海底高原之称的。

从中央大高地上向西注入莫桑比克海峡的诸河及其支流,顺着地势奔腾而下,将整个新华夏西部的石灰岩、砂岩和火山岩的沿海地带刻蚀成了一条条“走廊”。此外,河水携带下的大量泥沙冲积分布在广阔的低地区,久而久之之后,陆地战胜了海洋,原本是大海的地方再次淤平,成为肥沃的冲积平原。

而在这些面积广阔的冲积平原中,最著名同时也是最大的当属以马任加为核心的布瓦纳盆地,以及在其南边的默纳伯盆地了——当然,鉴于某个老给东岸人找麻烦的土著王国的因素,新华夏开拓队队长史钦杰已经大笔一挥。将此盆地正式定名为大庆盆地。寓意为庆祝必然到来的征讨默纳伯王国的军事行动的胜利。

东岸人的四艘大海船此时停泊的芒戈基河三角洲一带。便是大庆盆地中面积最大、农业条件最好的一个河口三角洲了。同时,这个面积达两千平方公里以上的冲积平原,同时也是整个新华夏岛上屈指可数的几个三角洲之一。

与此同时,这里的气候毫无疑问是炎热的,降雨量也不甚多。即便是在所谓的雨季(即夏季),由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偏转向东南,再加上原本位于莫桑比克海峡的低气压带扩张到沿海陆地上,以及中央高地对雨水的截留。这些都使得西部沿海盆地的降水量大为减少,尤其是西南部,由于蒸发作用的强烈,简直就是半干旱地带了。

东岸人由于是第一次开发芒戈基河一带,因此手头没有本地的气象数据,而棉河港那边,由于前期工作的疏忽,记录的温度、风力、日照以及降水数据也少得可怜,因此关于芒戈基河三角洲的数据就只能靠猜了。

新华夏开拓队下辖的农业局估计,木伦达瓦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孤独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麦客并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章 苍茫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