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程还不够远,你们还要继续试验。是不是应当改善一下推进剂的配方?”

罗毅在军械厂与厂长林祥信和总工程师李文仪商量着火箭筒的设计问题。

通过与杜老板和史密斯之间的关系,罗毅弄到了一些宝贵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在朱山镇建立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军械厂。不过,罗毅对军械厂的定位不在于为突击营提供常规装备,因为这些装备完全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罗毅可不想弄一个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体系。

罗毅建立军械厂的目的在于制造一些市场上买不到的武器,这些武器的技术原理并不复杂,只是受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工艺上有一些难题无法解决,因此难以实现量产。罗毅的目的并不是批量化地生产这些装备,只是要制造出几件来让自己过过瘾,这在技术上是能够实现的。

火箭筒是在二战中才研制出来的单兵武器,其结构不外乎是一根无缝钢管,加上电子点火装置,火箭弹则是由推进部和战斗部两部分组成。从工艺上说,制造火箭筒最大的难度在于材料的选择,耐高温和高韧性的钢材价格非常昂贵,除非材料技术取得突破,否则难以装备部队。但罗毅不在乎成本,因为他所要的,仅仅是生产几支或者十几支。全突击营人手一杆四零式火箭筒狂虐日军坦克的场景,未免太过于生猛了,罗毅没有这样的野心,再说,日军也没这么多坦克吧?

李文仪是乐家林外出建立情报点的时候在皖南一个小镇上偶然“拣”来的,他原是北平的一位大学教授,因为反日,受到日本特务的追杀。在朋友的帮助下,他逃到了南方。由于对政府已经失望,他没有去南京谋职,而是选择在一个小镇上教书为生。乐家林把从罗毅那里学来的抗日道理跟李文仪学说了一遍之后,李文仪欣然带着家眷来到了朱山镇。

罗毅让张天佑出面和李文仪聊了一次,张天佑评价说:此人在机械和工程方面的学识,在国内的工程师之中可以排在前十位。罗毅大喜,马上任命他担任军械厂的总工程师,负责开他设想的新式武器。罗毅本人对于武器只限于功能上的了解,具体原理和制造工艺一概不懂。李文仪则能够把他描述的功能转化为具体的设计,并且通过一些巧妙的构思,在简单的设备上加以实现。

现在,罗毅描述的火箭筒已经在军械厂下线了,经过靶场实验,效果非常不错。火箭筒的战斗部用的是*zha药,弹头镶着高锰钢,能够轻易地穿透1o毫米的钢板,用来打地堡更是如杀鸡用牛刀。罗毅唯一不满意的,是射程还不够,仅仅能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江东突击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齐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齐橙并收藏江东突击营最新章节559 重逢(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