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除了曹操、荀彧、赵达三人,无人知晓许都的密报上究竟写了什么,但那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却在第一时间传遍了整个中原。此话一出有人拍案叫绝,有人后知后觉。只有蔡吉知晓这句话本该是由八百年后北宋的名臣文彦博提出。

所以在得知荀彧向曹操进言要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后,蔡吉五味俱杂地赞了一句,"荀文若真不愧为王佐之才!"

蔡吉的赞叹引起了在场田丰、崔琰等人的共鸣。诚然田丰素来自视甚高,却也不得不承认荀彧的这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确实是神来之笔。而目前正负责科举事宜的崔琰更是懊恼地向蔡吉拱手请罪道,"臣等未能洞悉开科取士之精髓,实在有违背主上重托。"

蔡吉哪儿会为这种事怪罪崔琰等人,连忙摆手道,"季珪先生无需自责。孤首创开科取士,亦未能提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今又怎会因此责怪诸君。"

郭嘉敏锐地从蔡吉的只言片语中听出了些许弦外之音,于是抱拳问道,"主上不曾想过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蔡吉沉吟了片刻,斟酌道,"不瞒诸君,孤确曾想过此事,但不及荀文若这般思路清晰。更何况以孤之身份也不适合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蔡吉的这番回答可谓半真半假。以她的身份确实不可能像曹操那样理直气壮地借天子的名义宣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相比历史上文彦博的"与士大夫治天下",荀彧在给曹操的进言之中多了一个"共"字。这个"共"字不仅带着咄咄逼人的气势,更让蔡吉难以效仿。毕竟她现在还是汉臣,以汉臣的身份宣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在政治上几乎等同叛汉自立。不过真正让蔡吉错过这句政治主张的却并非是她的汉臣身份,而是"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后半句"非与百姓治天下"。

宋代熙宁四年(1091年)三月戊子,宋神宗在资政殿召对二府大臣议事。三朝元老、枢密使文彦博对神宗说:“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神宗说:“更张法制,於士大夫诚多不悦。然於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的回答是:“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这段宋代关于“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著名对话,蔡吉早在前一世时就已耳熟能详。撇开两宋相权意图制衡皇权的历史背景,文彦博的一席话无疑是道出了中国传统政治的本质。

当权者的天下。不见得是百姓的天下;当权者的利益,不见得是百姓的利益。一个国家一个王朝越是弊病丛生的时候,两者之间的矛盾就越是尖锐。君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凤穿残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黑色柳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色柳丁并收藏凤穿残汉最新章节第二十七节 将计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