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俩》的投资,华宜并未参与,一部《在路上》就够可以的了,不能老陪着你玩小成本文艺片。何况,公司目前的精力全放在《天下无贼》上。

褚青也无所谓,把演员找齐后,选日子便准备开机,又派丁灵琳全程跟进,实则就是出品方代表。

拍摄之前,他跟马丽文仔细讨论了一下,主要想法有两个:

第一个是影片节奏,这部不同以往,不要明快,反而要舒缓。马丽文的剧本写得太零碎,没有很明朗的主线,全是一件件的小事拼成了整部电影。

如果按她的拍法,估计成片后,观众就只会看到王洛丹推车子进门,推车子出门,气冲冲的进屋,又气冲冲的出屋,总是动个不停。

三五次还可以,你全片都这样,保准产生审美疲劳或者烦躁。所以他要求马丽文尽量放缓节奏,小事与小事之间要有点铺垫,避免太生硬。

同时,褚青还给找了一位靠谱的摄影师,千叮万嘱,一定不要晃镜头,一定要稳,要美,要悠长。

把那长胡同,老院子,空房子的构景,都给我拍出味道来,前期冷寂,后期温情,最后怅然若失。

第二个,则是季节变幻。

马丽文起初的想法是用风景展现,比如拍山峦,从冬天到夏日,从苍茫到葱翠。这便罢了,比较神奇的是,她居然还想在片中标上春、夏、秋、冬!

哦,拜托!

褚青就觉着特不解,你用意何在呢?你是怕观众看不懂啊,还是想营造出一种小品式的精致纤巧来?

前者是侮辱观众智商,后者完全有更含蓄的方法。

比如,冬天有段戏,是女主窝在床上,盖着厚厚的被子。冻得睡不着。那到夏天了,你就让她光胳膊露腿,拉上蚊帐,热得睡不着嘛!

为毛非得明晃晃的写上四个大字,感觉特彪!

而马丽文听完,也觉着挺委屈,谁不想拍好电影?谁不想尽善尽美?那不得花钱嘛,她是被那些大老板撅怕了,时时刻刻都惦记省成本。

褚青表示理解,又给了颗定心丸。说你就按照自己的审美去拍,只要别崩,把人物间的感情掌控住,钱管够。

于是乎,马丽文瞬间就沸腾了,妥妥猫在家改剧本,以使片子更加顺畅自然。

这一改,就到了三月底。

……

话说随着春暖花开,工作室的各项触手也慢慢伸了出去。

先是第11届京城大学生电影节的消息。《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文艺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睡觉会变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睡觉会变白并收藏文艺时代最新章节新书发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