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几个月的时间,就算是神仙也没法安顿几十万的难民。其实早在对付了白莲教的时候,张恪就已经把手伸到了草原。

击败炒花部之后,张恪更是不计成本,派遣夜不收精兵袭扰草原,把零碎的小部落全都赶走。

乔桂更是把草原当成了新兵训练场,野营拉练,演习军阵,射击打靶,甚至袭击鞑子,来个实弹训练。广阔的草原几乎成了义州兵的练兵场和后花园。

长城一线,两百里范围之内,牧民几乎消失一空。有些受伤退伍的老兵胆子大,根本不怕鞑子,他们召集一帮青壮,越过长城,建立屯垦据点。对于开疆拓土的壮举,张恪自然无条件支持,亲自制定规矩,上缴一成收成,就能得到庇护。

百人以下,各地田庄自行解决,超过百人,义州兵出面。

今年是军屯收获的第一年,虽然刚刚开垦出来的田地不够肥沃,产量有限,可是架不住田多,而且还能养殖牲畜。算下来每个人收入比起以往提升了好几倍。

老兵们从自耕农,变成了小地主,身份飞跃,一个个都欢天喜地。

有了成功的经验,张恪才敢把难民弄到草原上。

以原本的军屯据点为核心,迅速出现一大批的田庄村镇,仿佛雨后春笋,草原瞬间勃发出强烈的生机。

难民们心里都有一本账,当佃户就要忍受一半以上的田租,还有各种苛捐杂税,处在前线,徭役多如牛毛,能活活把人累死,就算累不死,老天爷心疼大家伙。最多也是半年干的半年稀的,一辈子看不到一点光亮。

可是到了草原完全不同,才一成的田租,只要能干,开一千亩,一万亩都没人管你。

只要肯干活,就能改变命运!

对于国人的勤奋是不需要怀疑的,难民到了草原的第一刻,就开始了疯狂的劳动。

张恪已经安排人手划定了宅基地,在居住的村子外面先用砖石修筑坚固的围墙。这是大家日后安全的保证,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至于房舍简易的茅草屋就成,用木头做架子,用泥巴晒土砖,房顶用芦苇和稻草,劳动人手足够,一天就能盖好几十所房子,一个月全村人都能住进新房。

难民们从辽东逃过来,变得一无所有。

可是原本的宗族邻里。亲戚朋友,稀奇古怪的关系网全都打散了……所有人都在一起劳动,听从官吏安排,分工合作。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使命。

很快大家伙就骤然发现,他们的工作效率成倍的提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辽东钉子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青史尽成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史尽成灰并收藏辽东钉子户最新章节第六百三十七章 盛世(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