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议长,事情其实很清楚明了不是吗?在前朝时,虽然正式的官吏一县只有十余人,但事实上,各种编外吏以及帮闲等,数量是相当庞大的。明朝确实不负责这些人的俸禄,但你以为这些人靠什么养家糊口,甚至于发家致富?”

“这些人都是在朝廷的默许下,靠从地方百姓手里加征各种火耗羡余,以及各种各样的丁银,规费,加征等等为收入。因为朝廷不发俸禄,所以默认这些人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甚至是各种敲诈勒索,比如守牢狱的,便靠从犯人身上敲诈钱财,有的衙役则专门从诉讼里吃钱,吃完原告吃被告。”

“总之,朝廷确实负担的官吏俸禄支出不多,但实际上呢,晚明之时,全国至少有不下四五十万的吏员,这些人不拿朝廷俸禄,但却依然是由百姓供养着的。甚至因为没有朝廷的管束,他们任意渔肉百姓,导致百姓负担加重。尤其是朝廷不直接招募管理这些更员,导致地方吏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而在我们大汉朝,朝廷直接把吏员设为公务员,由朝廷统一考试选拔任用,并发放薪水。地方上的吏员统一由朝廷管理审核,保证了吏员们的品性和能力。吏员直接由朝廷发放薪水,加之严格的地方监督,就不会有吏员勒索渔肉百姓行为,也不会胡乱扰乱市场,破坏商业发展。贪污**也少了,偷税漏税也少了。”

“相比起朝廷良好的地方环境,以及税收的保证,朝廷多支付的这些官吏的薪俸其实算不了什么。这就和做生意一样,不投入本钱,怎么能做大做强?没有一支优秀精良的官吏队伍,如何能管理好地方,发展好地方?”

“还是说。倪议长认为朝廷也应当全国只有两万余官员,然后一个县十万百姓,却只有四五个官员,和几个吏员就足够了?”

倪元路被问的有些无法回答。

胥吏自古名声就不好,说胥吏奸滑如油,把持地方,**贪污,鱼肉地方,做奸使坏,其实很大原因就是朝廷对于吏根本就是放任不管的态度。从招募选拔到任用管理。甚至是发放俸禄这些,都是一笔糊涂帐。

朝廷只想着不花钱,却不想这样做的后果。

甚至在早期,许多胥吏等还是一种役,百姓轮流服役。明代到了中明以后,一条鞭法后,才免了这役,改为百姓出银子,官府出银雇人服役。但工食银极少。多数一年只有六两银,还得克扣,这点银子能干什么?

而偏偏许多衙役胥吏等,手上又会有点小权。那么结果自然就是这些人会把手里的权利寻租变现。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明末称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木子蓝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子蓝色并收藏明末称雄最新章节新书《唐朝好地主》发布,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