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连章爆更!三万多字,木子做到了,大家的支持呢?来点订阅吧!

大牛兄弟从洮州回来了。

他们带回来的消息,也风一样的传遍了灞上。原本朝廷已经派人过来传过公文,但大家对那些却并没那么大反应。

可大牛兄弟一回来,却不一样了。

尤其是大牛兄弟带回来的消息,跟朝廷传的告示并不一样。

朝廷的告示里宣称,上次募集去陇右打仗的新兵,如今都被朝廷选为府兵,并且就驻于陇右各州。府兵们将在当地授地,每丁百亩实授。另外他们的家眷前往,也将按均田令授田,每丁百亩实授,中男授田五十亩。前往的,每户还给安家费五千钱。

但大牛兄弟回来,带来的却是不同的内容。

大牛带来了张三郎的亲笔信,由白鹿书院的先生们读给大家听。

在洮州当府兵的灞上子弟,每人实授三百亩地。而这些府兵的家眷前往,每丁男授一百亩,中男五十亩,妇人也授五十亩,连三岁以上的孩童不论男女都授二十亩,全部是实授。另外,所有新迁去的百姓,三年税租庸,第四年第五年也只收一半。

两边的内容不相符,大家一时不知道该听谁的。

“当然是听三郎的,三郎什么时候骗过大家?请大家做工,说多少工钱就是多少,甚至还给额外的奖励。平时大家谁家里有个急事,难事,找到张三郎,什么时候推脱过?我更信三郎,三郎现在是洮州的刺史兼都督呢,洮州所有事都是三郎说的算的。他说一个府兵分三百亩,那肯定就有三百亩。说家眷去一个男丁一百亩,那肯定就有一百亩,绝不会打折的。”

一个张家沟的汉子大声的说道。

“是啊,我也信三郎。还是去洮州好啊,一府兵分三百亩地,一个家眷丁男也分一百亩,都是实授不说,还有一半是永业田呢。”

一个儿子正好上次跟张超去了洮州的村民高兴的说道。几百亩地啊,他刚才简单的算了下,他家要是迁过去,能分六百多亩地,他有些不敢相信,找了书院的先生算了下,他算错了,实际上应当是七百二十亩。

七百二十亩啊,他家现在灞上,总共才二十亩地,还是上次授田分的,二十亩全是口分田,一亩永业也没有。幸好是靠着给张家做工,收入还不错。要不然,一大家子,靠二十亩根本不够过日子,以前他们家里空闲时,得上山砍柴烧炭,得去给附近的地主家做工,各种苦活累活,还总不稳定,也勉强难混个温饱。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唐朝好地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木子蓝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子蓝色并收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新书《隋唐大猛士》发布,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