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书做梦都没想到,崇祯三年的春节,他会是如此惨淡的围着火堆,啃着半生不熟的地瓜,冻得瑟瑟发抖中度过的。

张献忠答应了先停留于此观望一个月,旋即粮食又成了头等大事,一万多人人吃马嚼可不是个小数目,宋青书不得不打开了最后的粮仓,饶是如此,也得省着点吃,否则的话这冰天雪地中挨饿的滋味可不好受。

幸好,开仓放粮,宋青书也得到了个好处,似乎为了补偿他,张献忠请他帮忙整顿军队,说是整顿军队,实际上却是个扩充实力的机会。

张献忠这支农民军来源极其复杂,作为主力的千余名骑兵主要由清涧十八寨农民以及收拢的附近边兵组成,虽说是农民起义,其实早期农民军骨干都是由逃亡边兵组成,萨尔浒大战以及数次援辽的失败,数以万计的败兵从关外逃回来,山西兵备道为了邀功曾经在龙门诈斩败兵十八级,所以败兵不敢归队,反倒成了大明朝动乱之源。

还有就是因为欠饷,一方面朝廷指望边军镇压农民军起义,另一方面克扣军饷又成了个常态,九边欠饷多达几十年,有时候就算饷银来了,监军太监吃一半,带兵将领吃一半,到兵士手中,亦是寥寥无几,所以兵变在明末,亦是成为了个常态,李自成,神一元就是先后鼓动边军谋反,张献忠的部队里,也有着近一千三百多名官军,有哗变的,也有辽东败军。

剩下将近三千多人,则是一道上跟过来的饥民组成的队伍,有小鼓逃兵,有土匪响马子,总之,各方势力混杂的很,就像那天的白眼狼,就是个小响马子头目,自以为天不怕地不怕,有时候连张献忠的面子都不给。

清涧十八寨的人不能动,还有张献忠倚仗为主力的骑兵不能打主意,宋青书可以动手动脚的就只有这三千多饥民队伍了。

十二天时间,宋青书把整个农民军按照官府的编制理顺了一下,一千人为一个营,总共编了四个营,张献忠直属的骑兵营,白文选冯双礼还有自己统帅的三个步兵营,那些张献忠嫡系,宋青书也没太去动,就是按照原来的势力同属把那些小头目正式化了,谁统领谁定了下来,这样指挥起来,倒是责任分明,便捷了不少。

至于三千多饥民队伍,可是被宋青书狠狠的砍了几刀,原来那些小头领级别,恭顺听话的还能被留下,至于飞扬跋扈的,直接被宋青书和手下拆开,混到一个百人队里,打仗时候就当敢死队用,那些手下也被拆分到各个队中,让他们混不成一股势力。

不是有人没反抗过,宋青书处理的方法也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明末乞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好大一只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好大一只乌并收藏明末乞活最新章节第八百一十六章.大明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