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两银子可不是如同电视剧一样当一块钱用,像还珠格格里头一样卖艺打赏一给就是十两十两的银锭,吃顿饭一定大银子,那谁都去卖艺去了。

虽然由于大明对外贸易导致大量美洲白银流入,银价有所下降,一两银子依旧足可以购买三百多斤大米,相当于后世六百六十元购买力,刚一出门赶个早市,就遇到个这么阔绰的主儿,怎么不容邢老倌兴奋?就算刚刚这个老西儿要砸摊,这会儿看他狗皮帽子下的老脸也是顺眼无比了,千恩万谢不说,还主动帮着收拾了碗筷。

不过渠博涛也不是傻大头,山西老西儿才精明呢,不然晋商为何会独领北方风骚几百年,一来宋青书弄得两样东西的确新鲜,味道独特,以他的眼光知道,新生事物肯定会带来商机,联系好了,或许日后多一条财路。

还有就是,这辣椒可有驱风散寒的功效,他打娘胎里的毛病就是畏寒,这吃了条油辣椒,整个人跟冒了火似得,一下子就让他舒坦不少,况且生意人就是精明,一大早上盯着寒风,谁家伙计干活都有点缩手缩脚,这一顿地瓜粥油辣椒吃完,一个个伙计跟上了发条一样,一下子工作效率就上了来。

成了又约定了下日后送饭的时间与价格,帮着收拾了一通后带着空了的早餐桶,邢老倌几个拉着宋青书心满意足的回了家。

早餐不过是个起点,宋青书重头还是放在烤地瓜上。

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好不容易存下点钱,追上那推着蓝色汽油桶大车的商贩,买一个烤的最热乎的地瓜,剥开来,烤的焦黄,黏黏甜甜的地瓜瓤,堪称那时候无比的美味了。

一年红薯半年粮,以前宋青书有个同学他爸就是卖烤地瓜的,别看一个炉子不起眼,一个冬天也能有三万多的利润,如今可利用的资源就那么一屋子地瓜,第一时间,宋青书也就把主意打在了这上面。

不过烤地瓜需要用大铁皮汽油桶,还要有倒骑驴推车推着,这个时代可都没有,总不能把灶坑搬过去吧!

要不说人都是逼出来的,回去捣鼓了半天,可算捣鼓出个砖头黄泥砌起来的泥炉子,搁在手推车上,虽然沉了些,好歹也是能顶上用处了。

里面有两层铁帘子,下层烤地瓜,上层放烤熟的地瓜温着,最上面还盖上了不知道谁的破棉被,上面左一个右一个疙瘩,那味道都能熏到人心里头去了,幸亏这时候没有食品监督局,不然准得找他麻烦。

这一套家伙加上几十斤地瓜可够沉的,出发时候宋青书又犯了难,这车谁推?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明末乞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好大一只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好大一只乌并收藏明末乞活最新章节第八百一十六章.大明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