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这句话说的乃是伊尹为臣之道,应当上辅天子,下济黎庶。群臣当一心以事君,如此政事方能为善。这里的一心,就是一德的意思。”荀彧耐心地讲述着,他的声音醇厚而温润,丝毫没因为长篇大论而变得枯涩。这一刻,他忘掉了政治的纷扰,像一位认真严谨的学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解经治典中来。“所以这一句为上为下,便是《咸有一德》的要旨精秘所在。陛下,您可明白了?”刘协默默地点了下头,他对这段话并不陌生。当年在河内的时候,司马家曾经收留了一位落魄的五经博士,给这些子弟讲解尚书。可现在听起来,这段话格外讽刺,群臣一心事君?也不知道荀彧是无心说的,还是有意为之。刘协有些心神不宁地拄着下巴,凝神朝窗外望去。伏寿正安详地跪在离荀彧、刘协十步远的殿角,专心致志地拿竹签拨动着香炉里的灰,让香气弥散得更加持久。他的耳朵忽然动了动,捕捉到一丝细微的声音。那是骏马踏地的声音,刘协十分喜欢马,因此对这种声音特别敏感。他很快判断出,不是一匹,而是数十匹,甚至几十匹马在司空府附近跑动。荀彧拿起一片竹简,磕了磕几案的边角:“陛下,学问之道,唯在专一。”刘协这才把思绪收回来,在心里暗想,究竟是何人如此大胆,敢在司空府附近驰马?“难道是董将军?”刘协的心里忽然涌现出一阵激动。董承之前暗示动手就在这几天,可伏后却说不宜垂询过繁,便没告诉他具体日期。刘协把目光投向伏后,她却恍若不知,只是安心调理着炉里的香料。走廊里忽然传来脚步声,然后冷寿光在屋外毕恭毕敬道:“有外臣求见陛下。”刘协踌躇道:“可荀老师授业未完……”荀彧道:“国事为重,经学次之。”冷寿光会意,转身离开。荀彧把几案上的经书收拾起来,仔细地打成捆。刘协觉得很好奇,他发现荀彧没露出丝毫意外的神情,似乎一直就在等待这位外臣觐见。冷寿光将两扇中门打开,两名宿卫手持斧钺分立两侧。很快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出现在廊下。他身披甲胄,半跪在门外,声音洪亮:“许下有叛臣作乱,臣宣威侯建忠将军张绣护驾来迟,万望陛下恕罪。”刘协有些愕然,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张绣这句话有些突兀,一未提叛臣是谁;二未说如今是个什么状况;三来谁都知道张绣在南边与曹操对峙,如今他突然大喇喇闯入司空府,自称护驾,到底安的是什么心?他愣在那里不说平身,便有些冷场。张绣有些尴尬地偏开身子,这时刘协才发现他身后还跪着一人。只因张绣实在太过高大,刚才竟把那人完全挡住了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三国机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马伯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伯庸并收藏三国机密最新章节第十四章 一个开始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