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曾经跟唐成说过,他就碰到过这种现象。有一次进入墓室发掘现场,旁边的考古队员伸手去碰一个陶俑,结果手指直接捅进了陶俑,器物柔软的就像没有烧制的湿泥土一样。假如碰见这种情况,说明这间墓室封存的情况非常好,时间也相当久远了。

处理“退火”的办法就是尽量不要去触碰,等待墓室中空气流通,外界阳气逐渐渗入,陶器会重新变硬,这在册门的术语叫作“回火还阳”。有的盗墓贼不懂这些,因此在盗墓过程中无意间损毁了很多珍贵的器物。

唐成的耳边再次响起了赵老说过的话:

更有意思的是玉器、玛瑙,它们在阴气封存的环境下表面也会变软,过程比陶器慢也不是那么明显。例如和田玉在通常情况下的硬度很高,普通的刀是锉不动的,但如果是从封存多年的古墓中拿出来的,用小刀轻轻一划,很可能像划木板一样留下明显的刻痕,这就说明这玉在埋藏中“退火”了。

玉器在自然环境中“回火还阳”的速度很慢,要想加快,可以用册门“水火齐攻”的办法。就是架一口大锅放上水,点火煮它几天几夜就会恢复正常的硬度。这些现象不太好解释,但也无所谓信不信,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

回火还阳一类的办法虽然可以保护陶器一类的东西,却保护不了很多陶器表面的彩绘,同时古墓中其它器物也会损毁。

因此现代考古工作者对很多已知的古代埋藏,最有效的保护方式就是原地封存,打开之后还没有一种完全有效的保存器物手段。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吴晗、郭沫若等人的鼓动下,有关部门开启了明万历帝定陵就是一个教训,不少珍贵的文物没有完好的保存下来,受当时人们思想的影响,发掘过程中很多“神秘”现象也没有记录。

唐成和赵老的交流,彼此都很有收获,感触良多。他们只提到了五行中木、金、土三种属性的器物,还有水、火两种属性没解说,那是因为水火无形。

中国人常常把一个具体的物件叫着“东西”而不叫“南北”,那是因为东属木西属金,木金是有形之物,而南属火北属水,水火是无形之相。

唐成今天亲眼看见这本秘籍在眼前朽化为碎末,又回忆起和赵老的探讨,而不能见到赵老,他定定地发着呆,心里很不是滋味。

现在看来,很多本该早已腐朽的器物得以保存千年,原因恐怕就是被浓郁而静止的阴气渗透,凝滞了生气。

所谓“生气”,在易经玄学中与单纯的阴气、阳气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t#u#9#3#.b#i#z

章节目录

地气宗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兔九三只为原作者乾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乾唐并收藏地气宗师最新章节第212章 春节假期